——文法学院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活动
大学的课堂,应是自由交流与创意互动的场所,更应是启发学生自主学习与开放讨论的空间,在这里,可以碰撞出灵感的火花,可以激发出创新的思路,可以构建出情感的桥梁。2023年10月30日至31日,文法学院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共八个班的学生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小组课程互动项目。
每个班依据我国民间四大经典传说进行了创意改编,分别以牛郎织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为蓝本,融入了个人的理解与现代的眼光,创作了生动活泼的改编剧本,并分角色进行了饰演。该活动旨在帮助同学们自主梳理我国四大传说的经典文本与发展流变,同时在演绎互动的过程中提高同学们对民间文学的兴趣,过程中也加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21级汉本1班的黄莹同学认为:“此次期中考核打破了传统的课堂与考试形式,我们班同学的表演也各有千秋,《白蛇传》诙谐幽默,《牛郎织女》表达女性意识,《梁山伯与祝英台》凸显自我觉醒,《孟姜女》生动完整,每一个剧目都使同学们各放异彩,展示出了自己的才华与能力,也帮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到我国的四大民间传说。”
21级汉本2班的同学以约十人一组的形式,为大家进行了生动的展演,从活动结束后的反馈可以得知,普遍认为此次活动帮助大家深入了解了中国四大民间传说的价值。在表演练习中大家深入揣摩角色心理,为奉献出一场好的表演,不断进行头脑风暴,积极对传统故事进行时代性改编,为使演出效果更加契合原著,更是集思广益制作道具与布景。在前期准备的铺垫下,正式演出时演员们都拿出来十二分的精力,从一开始排练紧张得一言不发,到上台时的轻车熟路,绘声绘色地让大家觉得书本中的人物“活”了过来。通过本次的小组汇演,不仅使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当代得到传承和发扬,更厚植了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民间故事影响深远的文化情怀。
21级汉本3班的解永杰同学认为:“通过此次的课程活动,一方面,可以反映出一种新的作业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态度都有明显的转变,另一方面,此次活动也给了许多性格较为内向的同学一次锻炼和表现自己的机会。这次的小组展示给了同学们一个“小舞台”,让大家不会有“大场合”的怯场感,而敢于去展示自己的表演天赋。全部表演结束后,其实作为一个学生我们会发现面对越来越多的场合,我们需要独自面对,而这就是我们在生活中的独角戏,我们需要面对这些场合或者问题,没有办法逃避。表演何尝是一种展现自我和克服自身胆怯情绪的一种方式,而这何尝又不是自身的一种成长呢?我享受其中。”
21级汉本4班的同学因学生兴趣的原因,在四大经典传说的基础之上,另外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花木兰”剧目的改编。4班学委熊楚同学认为:“此次活动,各个小组分工明确,有编剧、演员、技术支撑等等,并竭力做到呈现出完整的表演。从剧本上看,所有编剧都对故事进行了巧妙地构思,经过活泼的同学们的饰演,也更加的体现了角色的个性与生动。同时演员们也都认真努力,在表演前抓紧时间背台词能够争取做到脱稿演出。技术支撑的同学们也在表演中进行配乐,部分小组也在服装道具上下了功夫,每一组的表演中都有着创新点与亮点。”
21级汉本5班的刘亦非认为:“此次改编不仅给了大家展示的机会,更有意思的是,在传统的民间文学里加入了当代的思想元素,以经典文本来折射社会问题,对我们的帮助都非常大。”
21级汉本6班的李思影同学认为:“对于文学专业的孩子来说,上台展示是一个新颖又富有挑战的体验。我们全班同学都积极主动的进行分组分工,利用课间或者周末休息的时间进行排练,在课堂上结合PPT和准备好的道具完成一场场精彩的演绎。我印象深刻的有结合了真实时代现状的改编,有结合戏剧元素的演绎,还有将整个故事变成喜剧的呈现方式。整个课堂氛围活跃轻松,能看出来每个小组的同学都非常用心准备自己的角色,让所有人都沉浸在了精彩的民间故事之中,给大家也留下了美好的民间文学课堂回忆。”
21级汉本7班的田潇睿同学认为:“在活动进行中时,班级随机分组进行抽签表演,每个小组都对自己所选剧本都作了不同程度的改编,每个人也都在课后积极地参与了表演的过程,表演生动、精彩,并且为这次展演手工制作了许多有特色的道具,例如背景板、头饰、人工缝制的表演衣服等,同时还搭配上了小组所制作的精美、丰富、有创意的PPT,既有角色人物介绍,还有相呼应的背景音乐。通过这样有创新的一次期中考查活动,不仅使我们对四大民间传说有了真正意义的理解和更深的感悟,还加强了我们自身多方面的能力。在为我们增加了一次做导演、写剧本、当演员的不同身份的经历上,更大大地凝聚了班级力量和加深了集体间的情谊。”
21级汉本8班的四个表演小组的组长,就此次活动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组的组长杨星宇认为:“我们小组所有演员皆以脱稿或者半脱稿的状态进行,同时我们配有麦克风设备,以便同学们都可以听到我们的台词。同时,此次改编的重点是表现了古代的封建婚姻观念,因为受着父母之意,最后沦落惨痛悲剧的剧情,也为我们的爱情观与人生观有了一定的启示作用。”孟姜女哭长城组的组长沈欣怡同学认为:“我们小组在表演的同时,加入了伴奏以及连环画,既方便台下观众观赏表演,也方便大家了解剧情。其次,在剧目角色中,我们删除了‘秦始皇’这一角色,基于历史观,我们不难发现,‘修长城’其实是一件功在当代的,利在千秋的工程,受制于当时低下的社会生产力,‘修长城’在百姓心中,同繁重的徭役结合起来。因此,对于原剧本中‘秦始皇’的暴君形象,我们做了删除处理,在表演中重点歌颂孟姜女坚贞不渝的爱情观,强调一出爱情悲剧。”刘郎织女的组长王建荣同学认为:“因为对如今流传的牛郎织女的版本中有我们不理解的部分,所以我们找到了较早的版本,在表演过程中与观众互动,生动演绎了织女和牛郎分别和相会的场景。”白蛇传的组长徐欣怡同学认为:“我们创作这个剧本的主旨是——爱情不是生活的必需品:站在白素贞的角度就是爱情不是一生的全部,还有更高的追求——得道修仙;站在许仙的角度就是,突破重重考验,正视内心,坚守本心,坚贞不渝;法海是世上没有绝对的黑和绝对的白,放过他人也是放过自己。也希望能通过此次的改编,既帮助大家梳理到经典传说里的人物形象特点,也告诉我们大家爱情与自我之间的关系。”
整体剧目表演充满趣味与特色,并留下了极为珍贵的教学影像材料,在学院的支持下,经院领导的认可与鼓励,将同学们的视频刻录为光盘留存了下来,并收集改编的特色剧本,以鼓励学生们的积极性,调动学生们对文学的兴趣,形成在兴趣指导下自主学习的良好学风。
最后,谨以此文,感谢为此次活动付出的文法学院21级全体学生!
(图文来源:黄莹、陶超然、顾雨、熊楚、解永杰、刘亦非、
李思影、田潇睿、杨星宇、王建荣、徐欣怡、沈欣怡)
(审核:杜占红、杨东、饶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