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作坊】共沐书香,焕启新程——文法学院法学专业教师工作坊活动
日期:2025-04-27  作者: 来源:  浏览量:1527

2025年4月25日(星期五)下午3时,由武汉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刑事法研究中心、湖北省法学会刑法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珞珈刑事法讲坛第三讲”在武汉大学法学院217B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坛以“刑事司法的守正与创新”为主题,特邀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何家弘教授主讲,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荣功教授主持,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国媛及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金林担任与谈人,法学院博士、博士后研究人员、洪山区人民检察院业务骨干及汉口学院法学专业专职教师胡越斐、林姜、吴忌、刘祚沛、杨雪、颜笛、甄梅、李舒等50余人参与研讨。

学界泰斗领衔: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度剖析

何家弘教授结合自己的求学、生活经历,以风趣幽默的语气围绕三大核心内容展开系统阐述:一是刑事司法概念的守正与创新,以自己求学期间翻译法律英语专业术语的经历出发,对“刑事司法”概念的由来进行解密,讲述了刑事司法的语词溯源和使用习惯;二是刑事司法功能的守正与创新,刑事司法的基本功能是惩治犯罪,原生功能是查办犯罪案件。司法人员通过拼凑“镜子”碎片,去认定案件事实之“花”;三是刑事司法理念的守正与创新,以南宋法医学家宋慈为切入点,指出传统观点多将宋慈奉为“法医学鼻祖”,然而深入研读,我们会发现其中蕴含的“洗冤”理念远不止于法医技术层面,更体现了一种预防冤案、追求司法公正的核心精神,与现代“疑罪从无”原则不谋而合。我们不仅要传承宋慈“洗冤”的司法智慧,更要将“让法治成为一种习惯”的理念深植人心。

实务与学术对话:碰撞智慧火花

与谈环节中,陈金林副教授通过自己参与的真实案例,从刑事一体化视角谈论了自己对于“刑事司法”的感悟。刘国媛检察长结合自身30余年在检察院的工作经验,分享了司法实践中的“刑事司法的治理功能”,引发与会者的深入思考。

教师工作坊赋能:育人模式革新再启新程

会后,我院教师手捧何家弘教授的新书,积极与何教授进行交流。何教授在扉页为老师们写下寄语。

参会教师吴忌表示,通过此次学习交流,深刻认识到“守正”是法治根基,“创新”是时代命题,为后续自己的教学也提供了重要启示。

文法学院莫洪宪院长指出,本次活动作为文法学院法学专业教师工作坊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参会教师提供了交流平台,更凸显了学院在“新文科”建设中的探索成果。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教师工作坊建设,推动教师角色从“知识传授者”向“学习设计师”转型。同时持续深化“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培养德法兼修的新时代法治人才,为推进法治现代化贡献力量。

(撰文:胡越斐)

(摄影:颜笛)

(初审:成梦琪)

(校审:刘迪)

(终审:杜占红)

收藏本页